淺談精益生產
- 分類:新聞資訊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2-25 09:05
- 訪問量:
詳情
文/廣一華興 肖盛山
一、精益生產起源的起源
精益生產(LP)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組織世界上17個國家的專家、學者,花費5年的時間,以汽車工業這一開創大批量生產方式和精益生產方式和精益生產方式JIT的典型工業為例,經理論化總結出來的。精益生產方式的優越性不僅體現在生產制造系統,同樣也體現在產品開發、協作配套、營銷網絡以及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它是當前工業最佳的一種組織體系和方式,也必將成為21世紀標準的全球生產體系。
二、精益生產的核心思想
精益生產方式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即:JUST IN TIME(JIT),翻譯為中文是“旨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因此有些管理專家也稱精益生產方式為JIT生產方式、準時制生產方式。
精益生產核心:
1、追求零庫存
精益生產是一種追求無庫存生產,或庫存達到極小的生產系統,為此而開發了包括“看板”在內的一系列具體方式,并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生產經營體系。
2、 追求快速反應,即快速應對市場的變化
為了快速應對市場的變化,精益生產者開發出了細胞生產、固定變動生產等布局及生產編程方法。
3、企業內外環境的和諧統一
精益生產方式成功的關鍵是把企業的內部活動和外部的市場需求和諧地統一于企業的發展目標。
4、人本主義
精益生產強調人力資源的重要性,把員工的智慧和創造力視為企業的寶貴財富和未來發展的原動力,包括充分尊重員工、重視培訓和共同協作。
5、庫存是“禍根”
高庫存是大量生產方式的特征之一。由于設備運行的不穩定、工序安排的不合理、較高的廢品率和生產的不均衡等原因,常常出現供貨不及時的現象,庫存被看作是必不可少的“緩沖劑”。但精益生產則認為庫存是企業的“禍害”,其主要理由是:a、庫存提高了經營成本;b、庫存掩蓋了企業的問題。
三、精益生產的主要內容
TPS= 自働化(豐田佐吉)+ JIT(豐田喜一郎) + 現場改善 (大野耐一)
自働化:設備具有自働加工和自働檢查的功能,當有異常發生時,設備會自働停止。
JIT:準時制生產方式,“旨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
現場改善:包括5S改善、安全改善、保全改善
四、精益生產的終極目標
“零浪費”為精益生產終極目標,具體體現在7個方面,目標細述為:
1、“零”轉產工時浪費
將加工工序的品種切換與裝配線的轉產時間浪費為“零”或接近為“零”
2、“零”庫存
將加工于裝配相連接流水化,相處中間庫存,變市場預估生產為接單同步生產,將產品庫存降為零。
3、“零浪費”
消除多余制造、搬運、等待的浪費,實現零浪費。
4、“零”不良
不良不是在檢查位檢出,而應該是在產生的源頭消除它,追求零不良。
5、“零”故障
消除機械設備的故障停機,實現零故障。
6、“零”停滯
最大限度地壓縮前置時間。為此要消除中間停滯,實現“零”停滯。
7、“零”災害(安全第一)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上一個:
湖南華興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
下一個:
淺談中國制造2025
上一個:
湖南華興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
下一個:
淺談中國制造2025